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保護眼睛串珠教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保護眼睛串珠教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學前班珠心算教案?
戲目標:會聽數、撥數1——4,掌握正確的撥珠方法。 游戲準備:積木一塊,小算盤,記錄紙一張,筆。 游戲玩法: 1、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桌旁,家長先用積木敲擊桌面若干下(4以內數),模擬拍電報,孩子聽數后馬上在算盤上撥入,游戲反復進行。 2、撥珠正確,在記錄板上畫一顆五角星。 3、家長和孩子可互換角色進行,看誰得五角星多。 附“撥3(4),去3(4)”的指法:(與撥 1、 2、去1、2的指法相同) 撥3(4)時,伸出右手拇指,在算盤靠右的第二檔,撥入三(四)粒下珠,使這三(四)粒下珠靠梁;去3(4)時,伸出右手食指,撥去靠梁的三(四)粒下珠,使這三(四)下珠靠框。 對家長的話: 家長以鼓勵引導為主,讓孩子養成每天花上5分鐘的時間,跟著錄音機撥撥小算盤的練習,對今后的學習至關重要。孩子在做4以內的認識撥珠練習時,讓他邊撥邊跟著錄音一起學說,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蒙氏教育減法銀行游戲百位數字”的教案?
教育教學目的:
1、幫助幼兒理解多位數加法的實際意義。
2、數概念的初步建立和四則運算的初步進行。3、鍛煉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具構成: 金色串珠 作業紙 題卡 大小數字卡 教學過程: 1、根據題卡在作業紙上列出豎式2、根據加數的量取相應的數字卡片(小的),順序由左至右,由千位至個位,放到托盤里。
3、根據數字卡的量,分別端著托盤內的卡片取相應的金色串珠由千位至個位。
4、在地毯上放好兩個托盤,將兩個加數分別由千位至個位放金色串珠,對應卡片放在下面,
5、從個位開始,把金黃色串珠由上至下把兩個加數的量合到緞帶下面的位置。
6、依次放好,再把數字卡重疊。
7、物歸原位。教學層次: 1、十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2、百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3、千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中班蒙氏數學數字相加彩色蛇變金色蛇?
老師先將代表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彩色串珠棒排成了一條長龍(即彩色蛇),接著用輔助工具“橋”從左往右數,每數一個10,就用一根金色串珠代替,這樣一共替換了4跟金色串珠(每根金色串珠代表10),剩下不足10的用灰色串珠代替,這時把原來所有的彩色串珠全部拿走,數數替換來的串珠,(金色+灰色)答案就出來了,不過在數數時要10個10個的數,如10、20、30。。。很快小朋友們就報出了答案35。
你剛上學時學的第一篇課文是哪篇?
六十年前的小學課文有瀟紅《火燒云》李星華的《十六年前的回憶》,周XX《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少年潤土》。古詩詞有《憫農》,《望廬山瀑布》,王維的《春風不度玉門關》。還有記不清了,記得小學三年級以后才有課文,三年前大部學看圖認字。
要說,上學時學的第一篇課文,那真的不記得了,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剛踏入教師行業,在課堂上教的第一篇課文,這點,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我教的是小學語文,剛進入學校時,學校教導處安排我教二年級語文,第一篇課文叫做《拾貝殼》。
想起那時,我第一次站在三尺講臺上講這篇課文時,心里還是非常緊張的,但也要鎮住場面,雖然說底下都是一群孩子,但可別小瞧他們,熊起來,可以亂成一鍋粥。
中間的內容我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按照課件流程,上完了這篇課文,這也是我人生中執教的第一篇課文,所以,很深刻,基本上都會背。
說到這個問題,就會暴露年齡了。??
說實話,第一篇課文真記不得了。因為現在生活中誘惑太多,工作繁忙等原因,所以沒時間去溫習,而且那時的書保存到現在的應該寥寥無幾了吧!
但是,如果只要有人提示一下,那就會立刻想起。畢竟小時候的記憶比較深,只不過時間長了,漸漸淡忘了。剛才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像下面這些課文,看起來像是闊別多年的兄弟,有些陌生,但一看就認識。??
讀過這些課文的人,應該不年輕了。
熟悉這樣畫面的人,應該是我們的同年人。請問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看到這樣的畫面,就非常的熟悉,看一眼就可以背下來?
這些都是84年版本的,真是既陌生又熟悉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保護眼睛串珠教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保護眼睛串珠教案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