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圍繞“四新”主攻“四化”
我州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近日,記者從州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2022年1至12月,全州累計新增入庫規上工業企業40家以上,在庫規上工業企業達450家,全州累計發電量419.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53%,全州工業用電11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4%;全州煤炭過站量達1078.96萬噸,全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
2022年,我州努力克服疫情、市場、安全生產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進新能源新材料聚焦發展,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和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通過“四抓”工業經濟工作,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穩中求進新局面。
在抓企業培育、做好企業服務工作方面,建立州領導和州直部門包保聯系指導縣(市、新區)工作機制,全州明確30名州級領導開展工業企業入企服務,縣(市、新區)根據情況制定各縣入企走訪工作方案,全州上下深入開展領導干部入企走訪活動,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2022年,全州共計開展領導干部“入企走訪”活動2106次,收集問題576個,化解問題387個。同期,積極組織推薦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申報2022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共有10家企業被認定為貴州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取“星光培訓工程”及“人才培育工程”4個,組織轄區內重點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赴廣東省參加區域交流合作企業管理人員能力專題研修班等線上線下培訓,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及董事長、總經理等中小企業業務骨干人員300余人。先后為州內企業爭取工信領域新型工業化基金、新動能基金、園區專項債、專項補助資金等各類資金共計19.67億元。
在抓產業鏈條、謀劃招商引資工作方面,共爭取省投資促進局幫助精包裝項目85個,其中爭取新型工業化項目45個。圍繞工業產業累計謀劃編制招商引資項目200個,累計簽約項目45個,簽約資金122.54億元,到位資金129.3億元。隨著一批在建項目投產及現有企業產能釋放,2022年,我州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產值達112.17億元。
在抓重點項目、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方面,已建成投產的貴州東島新能源高端動力電池材料項目、黑翼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暉陽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貴州古德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鑫茂動力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回收再利用項目,以及正在有序推進的振華新材料三期2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興仁登高10萬噸電解鋁項目、貞豐北盤江醬香型白酒實驗基地建設項目、興仁年產25萬噸再生鋁生產線建設項目、路興碳素新材料年產15萬噸預焙陽極項目等,為我州工業經濟起飛夯實基礎。2022年,我州積極組織開展貴州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入庫申報工作,共遴選了15家工業和信息化企業進入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入庫申報名單;推薦上報中小企業信貸通項目38個,融資需求9.41億元;有11家工業和信息化企業入選2022年度貴州省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名單。
在抓園區建設、提高承載能力方面,積極組織黔西南高新區、興仁經開區、貞豐縣工業園區、安龍縣工業園區等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15個,貞豐縣挽瀾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中國西南(安龍)石材產業城配套項目、興仁經開區6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項目等獲批專項債資金支持。簽約落地深圳鑫茂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義龍新區年產14萬噸動力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回收再利用項目、格蘭斯頓服飾加工貿易項目及百色市必晟礦業有限公司義龍新區年產10萬噸合金材料及余熱、礦渣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了黔惠共建園區步伐。
下步,我州將全力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產業強州”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全州產業特色和地區優勢謀劃工業發展,扎實推進新能源產業項目建設,努力實現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150億元目標,并通過強化白酒、薏仁米、茶、飲用水、健康醫藥等特色輕工產業產品開發,以強品牌建設為核心,推動地方特色產業升級增效,為“康養勝地、人文興義”建設提供優質產品支撐。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