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東營 樂享平安丨文匯派出所:精心繪制“治安好”文匯新名片
【資料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彥涵 通訊員 袁波 東營報道
今年來,東營公安分局文匯派出所在分局黨委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奮斗目標,從“實、準、細”上下功夫,揮好“防范”鐵拳,掄好“打擊”重拳,打好“調解”實拳,夯基礎,促打防,優服務,打擊違法犯罪的能力和服務群眾的水平顯著提升,更多群眾就近享受到“楓橋式”親和服務,精心繪制出“治安好”的文匯平安新名片。
“24小時”立體防范 各類警情案件明顯下降
文匯所轄區商圈聚集、大型物業社區密集、娛樂場所和夜市攤點較多,有的是早上到下午、有的是夜里到早上、有的是下午到晚上,除了在便民服務方面對時間提出了要求外,安全防范標準也隨之提高,而文匯所的防范力量也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真正做到了24小時警力值守。
面對轄區治安防范需求,文匯所集成了社區警務、市場監管、行政執法、交通管理、街道網格等五大服務力量,針對公交站牌、步行街、停車場、商場等易發案區域,組織便衣民警蹲點,安排警車武裝巡線,擠壓違法犯罪空間。侵財類案件同比下降59.7%。
“我們商場里的人很多,而且來自天南海北的都有,很多消費者和商戶都會收到那種刷單的詐騙信息,很多人轉賬之后才發現上當受騙。”濟南路友誼廣場的郭總說。為此,文匯所民警在轄區大型商場旁設置了大幅的反詐墻畫,在農貿市場頂棚下面設置了反詐廣播和宣傳畫,推廣“文匯微警”反詐微信,并推出“小喇叭”宣講做法,每天帶著大喇叭,到停車場的過道旁,為剛來的司機、商戶開展宣講。在他們的努力下,文匯所轄區連續三個月實現電信詐騙“零發案”,電詐類案件同比下降61.5%。
“24小時”快速反應的做法得到轄區商戶紛紛點贊,文匯所防范前置的做法也逐漸被來往的人員所熟知,各類糾紛處置更加及時,由此引發的打架斗毆類案件同比去年下降了49.9%。隨著警情、案件處置的深入,文匯所還對接完善了130多個部位的視頻監控建設,推動轄區建成立體多維的視頻安全網,有力推動了各商場商戶內人員規范行為、文明交易。
“共攜手”強化打擊 油地警務協作筑牢“安全墻”
“沉到群眾中就是最好的防范。”結合轄區發案特點、治安問題動向,進一步優化巡防措施,除了防范前置這個優良傳統外,他們在打擊犯罪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一面錦旗的背后就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文匯街道藍天社區的張女士向文匯派出所贈送的一面“兵貴神速擒盜賊、全心全意為人民”的錦旗,就是感謝文匯所為自己挽回一萬元的經濟損失。今年8月份,張女士到文匯所報警,存放在車里的一萬多元現金被人盜走。接到報案后,民警及時展開偵查,面對線索極少、數額很大的困局,反侵財行動小組充分發揮小型作戰單元優勢,克服困阻,最終成功追回現金。
從百姓關切的“小事小案”入手,他們重拳打擊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響強烈的盜竊、黃賭、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選拔專人組成反侵財行動小組,專門整理侵財類前科人員冊子,積小安為大安,以轄區平安促整體穩定,想方設法偵破案件。侵財類案件偵破率同比上升38.4%。
此外,隨著警情、案件處置的深入,在油地警務聯調聯戰運行機制下,與濱海公安局六家派出所聯手成立了油地警務聯調聯戰“黨員先鋒聯合辦案小組”,專門攻堅涉及油地轄區復雜棘手案件及治安痛點難點問題。油地警方融合打擊率同比上升46.1%。
“一站式”警民溝通 拉面館老板成功拿到賠償款
“這個小區有四個多,前面三個多是人多、車多、出租屋多,緊靠中心醫院,每天進出車輛絡繹不絕,最后就是糾紛多,車輛剮蹭、排隊著急發生口角,小區最大的便民服務需求就是糾紛調解。”如何把警務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社區?文匯所堅持問題導向,把法律宣傳的傳統手段與“警格對接”服務模式進行有機結合,形成轄區群眾公認的“一站式”警民溝通模式,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融洽氛圍。
“轄區矛盾糾紛化早化小”關鍵在于發現早。搶占先機才能化解及時,文匯所延續疫情期間“警格對接”服務模式,把警力全部下沉社區,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前置于小區,以公安力量為主導,發動社區、物管企業、小區業委會等組成“服務共同體”,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糾紛調解、治安巡邏等日常工作;同時,選拔調解經驗豐富的老民警、有一定威信的老黨員組成“老民警+網格+老黨員”警民溝通小分隊,形成“一站式”矛盾調解工作機制。
今年2月下旬,西三路某拉面館的燈箱被小孩子無意中踢壞,與孩子家長一直沒能就賠償款達成一致意見,交流中還產生了口角,網格員發覺后立即啟動“一站式”調解機制,分別邀請老民警、網格員和老黨員一起上門開展思想勸導工作,拉面館老板不僅拿到了賠償款,還與孩子家長成為了朋友,這起有可能激化的糾紛事件被成功化解。
“一站式”調解運行以來,社區民警協同街道網格以及市場監管、行政執法、交警等各行業老黨員,已快速解決各類矛盾糾紛230多起。同時,他們充分利用社區民警走訪,與廣大居民拉家常、談農事,在反復走訪中掌握苗頭動態,還對搜集的信息線索進行深度研判。收集信息線索1540余條,有效減少了社會面內部矛盾糾紛的發生,成為了社區和諧共處和企業安全生產的“穩壓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