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率先明確茶園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參照歐盟標準將禁用農藥提至128種
貴州全力以赴打造高質量干凈黔茶
【資料圖】
近日,位于安順經開區的貴州金塵茶葉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工廠,通過了全球領先認證機構SGS的審核,獲得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成為全國茶行業領域首家同時獲得三體系認證的企業,這標志著金塵茶在食品質量、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正式邁入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日益重視,“多飲茶、飲好茶”成為健康生活的潮流,干凈優質的貴州茶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一直以來,貴州堅持做干凈茶,嚴守茶葉質量安全底線。全省茶產業構建了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管控體系,嚴格茶園投入品監管、嚴格茶葉生產全過程監管、嚴格質量安全溯源。生態安全已成為貴州茶的核心競爭力,“干凈黔茶·全球共享”逐漸深入人心,贏得市場口碑。
綠色防控強品質
“從源頭堅守茶葉質量安全,我們以每畝550元/年的標準,向合作社成員免費發放有機肥和生物劑。”貴州鳳岡縣仙人嶺鋅硒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亮民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擁有2600余畝有機鋅硒茶園,品質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
貴州氣候涼爽,生態優勢明顯,茶園蟲害、病害相對較少。
“我們將特色轉化為發展優勢,大力推廣在茶園行間和周圍種植行道樹、防風林以及優勢草種,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灌—草’復合型生態茶園。”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胡繼承說。
貴州構建起“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防為先”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大力推行“以蟲治蟲、以草抑草、免疫誘抗”的防控措施。目前,全省推廣綠色防控示范面積331萬畝。甕安黃紅纓公司基地入選全國首批100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基地。
堅持標準化管理
今年4月,湄潭縣歐標茶產業服務協會兩項團體標準——《茶園歐標生產技術規范》《茶園歐標評價實施細則》發布,對標了國內外現有茶園管理的最高標準。當地將以標準來引領、指導和規范茶園建設,為茶產業提檔升級奠定基礎。
在發展中不斷探索更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管理規范、更高質量發展的科學體系,生產更高品質的茶葉產品,這是貴州茶企努力的方向。逐步推進加工生產設備煤改氣,以清潔能源為加工主要能源;對老舊生產車間進行環境升級改造。嚴格按照食品生產要求,茶青和在制品全程不落地生產;進入加工車間穿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嚴格使用食品級材料盛放茶葉制品。
同時,針對茶產業種植、加工、安全衛生、檢驗檢測等環節的標準,我省各地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大力開展宣傳培訓,推動企業按標生產、對標檢驗,不斷提高做干凈茶的思想和意識水平。
從茶園到舌尖,嚴把茶葉質量關。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貴州茶機械化、標準化發展,貴州省茶園和加工廠的清潔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合力守護干凈茶
“寧要草,不要草甘膦”是貴州茶園里最響亮的口號。
“我們堅持一個茶山一個茶山地抓好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和除草劑整治,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布一起。”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蔡興洪介紹,貴州嚴格農藥監管,對違規使用草甘膦及違禁農藥行為零容忍。每年省級抽檢茶樣達到2500余個。同時,農藥店經營違規草甘膦、違規葉面肥的,一律嚴懲。
今年以來,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聯合省內信譽好、質量可靠的農資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常態化開展放心農資進茶園活動,組織發放了多批茶葉用肥和生物農藥。“讓我們的茶農用上放心藥、放心肥,這是貴州做‘干凈茶’的決心和信心。”蔡興洪堅定地說。
據了解,貴州出臺了《貴州茶產業發展條例》,在全國率先明確茶園禁止使用化學除草劑。禁用農藥在國家62種的基礎上,參照歐盟標準提高到128種,另外,針對日本、摩洛哥等出口市場,還對出口企業提出28種慎用農藥。
同時,貴州以司法手段構筑“干凈茶”防護網。去年,湄潭縣成立全國首個茶產業環境保護法庭,鳳岡縣建設全省首個茶產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為茶園定制、質量監控、茶旅融合、品牌培育、林權改革等提供高效專業的司法服務保障。(記者 金忠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